女儿成长记二十七牙齿矫正长春一般矫正牙齿要多少钱一颗
牙齿矫正,这话由来已久,这过程也一波三折,鸡飞狗跳,演绎出各种颇耐人寻味的家庭喜剧。透着小心思,反应了人性,或者说性别观念。一度排在闺女琐事排行榜第一位,耿耿于怀,欲除之而后快,此事不除,吵闹、流泪、绝食纠缠不休。
教育对人影响非常之深,不易察觉。我们的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
你我思想观念不同步的原因:一是男女性别原因,二是影视明星的诱导,三是我在被社会慢慢抛弃。
不管怎么说子女都在飞速成长,我觉得我也是在飞,而实际上只是小跑而已。虽然我们在同步接受知识,实际上我的思维有了定式;我们的习惯意识是是年轻时打下的烙印,父母带有80、90年代的特点,而你们是此时的20年代,所以差别肯定存在。我们是原有规则的保守派,你们是新规则的新权贵。就如同爷爷奶奶无法理解我一样,我依然会无法理解你,新旧规则的更替使然,
努力学习跟上新时代是一个办法,奶奶接受的传统思想,而我们(包括爷爷)都有学习西方思想、规则,所以有些问题和奶奶必定更难于协调。我努力学习接受新观念新想法,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父母,这也一定曾经是将来也必定是父母的追求:与子女共同成长。很多父母也一定难逃被子女甩在身后的命运,即便只能是梦想,也还是要付出行动与努力。有点跑题,我只是想为什么父母与子女的思想观念难于协调,牙齿矫正这件事上,没有不同意见,只是时间上有争执而已,有一点是共识:爱美就是爱生活。。
你爷爷好沟通,一是他喜欢看书学习,当然也因为性格随和。奶奶难于沟通,一是不善于表达,不会学习,学习不仅仅书本(但书本很重要),她想法来自于六七十年代,当然性格过于强势。代沟形成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高中的你对学习能力怎么看?又该怎么练?你的确应该想想,昨天问你基本题型,你稀里糊涂,可以不会做,有啥样类型题,你都不知道,说明你没看书,更别说做题了,我也告诉你了,每天要和我讨论。你目前这种对数学放任的态度,何解?知道不会,不问不想办法,做鸵鸟,脑袋钻到沙子里就觉得外界安全了?自欺,Kid yourself!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何来此事
从什么时候开始矫正进入了女儿的视野?回到长春,她说过小学同学有人矫正,然后就是初中同学有人矫正,不到一万元,她眼里的确把矫正和钱挂钩了。
初二开始就非常上心,去年中考后,拍了片子,补牙,拔牙,今年就一定要矫正,“大学前就搞定,我不用你的钱,自己赚钱”,乱七八糟的话语,苦辣酸甜一起来了,一场场闹剧,目的只有一个——整牙。
如果我畸形不明显,我绝不整形,自然而然才好,也是本真。所以你我略有分歧。
好事多磨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你要求我的事情,我很少把你的事和我的所求挂钩,原来我是无条件的爱,初中了,知道些代价吧,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爹你妈,我折磨你,比别人折磨你好得多,心路历程难成,甚至比课本学习还要难。成绩挂钩,一波三折,和中考挂钩是真的,初中也真的没时间,周末一直补课。
北京补牙,长春补牙、拔牙,加之初中周末补课,拖啊拖啊拖,有一天居然质问我中考后为什么没有矫正 ,我也不知道啊,后来你自己想起来了,中考后去矫正了,不过需要先拔牙,所以没有矫正。
今年疫情略有好转,你就又开始要矫正,“同学和祝老师请假补牙“”,我也奇怪你怎么不和不补牙的同学比较呢?大有疫情小意思,矫正大如天,生死是小,整形是大。我在北京,只好将大姑推到前台;你无法说服你大姑,你就开始拉仇恨:刘思成(我外甥)怎么可以坐公交,我为什么不行,张思为(小女儿)怎么可以坐公交;你一定要记住,当你的言论或观点呈现一边倒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想法太片面了,忽视或忽略了坏处、缺点、不足;我回不去长春,矫正带来的某些责任,大姑可以承担,你妈妈承担不了。当然你也可以找你老姑,小时候老姑把你带大,这个感情依赖,即使是妈妈也没本事再把闺女拉近自己的身边,两三岁的依恋与依赖跟着这人一辈子。你说老姑不会来长春。我建议你自己也可以去医院啊,我说这个的时候,你回归到了孩子的本真:我太小,还是要挂儿科的呢。
大姑的眼泪都无法说服你,我没见过你和老姑争论,和别人都有。和老姑也有大段大段的沟通,老姑私下和我说这个大侄女会说啊,原来真没看出来。在大姑和我这里,你没有和老姑的耐心。对爷爷奶奶也有耐心,甚至比我做的好,但谁都没有享受过老姑的待遇。
欣然成行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5月7日让我和祝老师请假:矫正牙齿。
不上课也要去矫正,不巧的是那天张思为拉肚子,大姑又上班,于是请了郑阿姨帮忙。你说带上户口本、身份证、社保卡、手机支付宝,事情准备还算充分。你说如果郑阿姨没带信用卡,就刷你的支付宝。
我嘱咐你带点现金,有空去把身份证办了。你的回答就和做数学题一样不着调:带钱?不用,不见得能照身份证,带上牙套,一旦脸肿了就无法照身份证。一旦脸肿了,所以不带现金照身份证,这该怎么理解呢?不应该是带上钱,一旦脸肿了,就不去照身份证才对吗?我以为你语言组织上有问题,所以再确认一下说法,你还是原来的说法,我无法理解这个语言逻辑,我再次表示这话说法不对,你还是坚持原来的说法,我不知道你听没听我说话,不会听,就不会表达。高手都是听之高手,高手一说话,你基本就缴械了,因为他仔细聆听,完全理解你,所以厉害的人不打断别人说话,不轻易说话。
我说你提前去一下,可以请郑阿姨吃饭,以示感谢。你说不用,郑阿姨不会让我请她的,我说不论你能不能请的动郑阿姨,你都得请,如果阿姨不让你请客,那是阿姨的选择。你再次和我表示不用请客,我坚持让你请客。然后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且自答,接着自说自话。接着自己的推论去说了合乎逻辑的长篇大论,可是你问题的答案,不是我的答案啊。然后你又给我举例子,宋同学请我吃饭,我会让她请吗?我说我不会让她请我的,但她表示要请我吃饭,我会很高兴啊。这个时候你明白了。
最后我说,你呀,一会儿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一会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话说到了闺女心里。闺女说:你知道这些,为什么还要和我争论?我说:我和你争论是因为我多次提醒你,你都听不到啊。
整牙有好的一面,实际也会有问题,咬合无力感、酸、 胀、痛,这些感觉肯定有,但不要和我提,我都提醒过你的,矫正也有付出,不要低估了矫正的代价。
痛也快乐
下午回来,你非常高兴.。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视频看了一下:不疼,说话不影响,不影响吃饭,两侧后面的石牙各有一颗畸形的小牙,我也没注意到,费用两年下来,不到三万。
原来牙齿矫正排在她生活中的第一位,第一无法忍受,下一个会是啥?我不知道,女孩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会猜错,但我猜是数学。我会被迫让她关注。哈哈,不存在单方面的关系,是两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比如矫正怎么变得如此重要,一定是我参与的结果。这是交互关系决定的,不是单方面的。不能忘了在矫正这件事上我自己也是一份子。反求诸己,再求他人。
矫正后酸痛, 咬合无力感,开始出现,在此之前说过这种感觉不要和我说 ,你要忍受,这就是代价,你只看到了整形后的美好,是片面的,我提醒过了,你要忍受。
五月八号舒兰有疫情病例,在长春有活动,九号舒兰将风险等级由低风险调整为二级风险, 十号传染增加到十一人后,将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牙难受,奶奶让大姑来做油条,大姑拒绝,你说大姑能上班,为什么不能来?我说大姑为什么不来,你完全可以想到原因。因为大姑接触的人多,不想给你带来风险,这也就说明你没有理解尽量少外出的含义,你大姑不是天然屏障,大姑接触其他人,这是不是风险?你只想到了不给你做吃的,你却没想到风险。
牙齿矫正,这心头大患不复存在。下周考试,检查你的网课学习成果,是不是会成为切肤之痛?
且待你的下回分解。
成长经历,值得记忆!
女儿成长记(二十八)——学必躬行
女儿成长记(二十六)——自制之路
女儿成长记(二十五)——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