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点行业风险提示百色有医美医院吗
能源类
1、煤炭——保供稳价政策落地,煤价走弱
2月第二周相关部门加大煤炭限价力度,加强保供稳价措施,并对部分煤炭价格虚高企业进行约谈后,坑口及港口价普遍下调至限价要求附近,下游需求观望现象增多,近期全国低温天气持续,电厂耗煤回升,后期随着非电厂需求的逐步释放,同比偏低的库存仍支撑煤价在限价区间上限运行,截至2月18日秦皇岛港口煤价(Q5500)为1000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
2、石油——全球原油供需格局持续紧张
从需求的角度看,IEA发布2月月报,上调2022年原油需求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320万桶/日,达到1.006亿桶/日;EIA库存处于低位体现出原油需求持续复苏的态势并未改变,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原油需求仍将维持复苏态势。
从供给的角度看,1月OPEC仅增产6.4万桶/日,距目标25万桶/日有较大差距,OPEC有效剩余产能的下降以及全球油气资本开支的不足仍限制着短期原油供给的修复。2022年原油供需格局有望持续偏紧,近期俄乌冲突加剧刺激短期油价继续上涨。
原材料类
1、铁矿——铁矿市场监管进一步加严,价格明显回落
2月份,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中钢协等多部门和机构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确保铁矿市场平稳运行,发改委价格司及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青岛开展联合监管调研,进一步强化铁矿监管加严的预期,包括贸易商、港口及交易所在内的市场参与方均有涉及。截至2月17日,铁矿港口库存已升至1.6亿吨上方,为2018年6月以来最高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铁矿期货主力价格显著回落。
2、金属铝——电解铝的供给扰动加剧
2021年下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大涨导致电力成本飙升,多家锌、铝冶炼企业因电力成本过高而关停部分产能。据SMM统计,截至2022年1月底,欧洲停产的电解铝产能已经超过80万吨/年,约占全球电解铝产能的1%。若天然气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欧洲铝企或有更进一步的减产。同时,俄罗斯铝企俄铝的电解铝产能超400万吨/年,约占全球电解铝产能6%;俄罗斯乌克兰的冲突正在进一步升级或将引发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铝供给造成较大影响。短期来看,欧洲电力成本高企带来的铝企停产,俄乌冲突加剧和国内百色疫情限制电解铝产能,将持续影响全球电解铝供给。
3、工业气体——乌克兰全球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将大幅下降
乌克兰为全球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大国,包含氖、氩、氪、氙等气体,其中氖气由乌克兰供应全球近七成产量,氖气是半导体制作过程中DUV曝光环节的必要原物料。2月24日,俄乌地区地缘战争正式爆发,乌克兰向国外供应的氖气数量势必会大幅下降,对晶圆制造成本上升形成阶段性推动。
制造业
1、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明确节能降碳改造目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2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要引导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明确了乙烯、现代煤化工、合成氨等17个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指南》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了强调,文件表示,将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且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其加快退出。
2、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销量下滑
地产、基建需求疲软,挖机开工小时数下降。受地产、基建投资增速下滑影响,叠加疫情反复、极端天气、限电限产政策等影响,2021年下半年以来,挖机开工小时数持续走低。6月份以来连续五个月开工小时数不足110,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
国内挖掘机销量持续下滑。2021年上半年挖掘机累计销量为22.4万台、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销量为3万台、同比增长107.4%。7至10月累计销售挖掘机7.4万台、同比下降20.3%;其中出口销量2.3万、同比增长84.6%。4月份以来,挖机国内销量增速一直为负,且在下半年降幅继续扩大。2020年同期基数较高,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下游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需求持续走弱。
服务行业
1、医美行业——医疗美容行业监管继续收紧
1月30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了《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涉及行业管理标准、行业技术标准、教育培训标准、行业基础标准等4个方面,制定了超过50个标准。医美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有助于强化对各类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风险进行管控,促进医美机构合规经营、规范运营,保障行业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2、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政策收紧
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发改委、工信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2年2月15日起,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该办法还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