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宝宝换牙就大意关于宝宝牙齿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条16周岁矫正牙齿会不会太晚了
宝宝在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长牙,宝宝牙齿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宝宝的美观,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如果是乳牙坏了,那可能导致宝宝长不出好牙,如果是恒牙坏了,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所以对于宝宝牙齿的护理非常重要。
今天紫彤贝贝就来给大家整理了十大宝宝牙齿误区,大家记得收藏哦~
一、乳牙反正要换,不必太在意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乳牙反正迟早都要换的,等到孩子换牙时再看。但事实上,乳牙如果出现龋齿、松动甚至脱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所以家长要注意宝宝牙齿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而且不是所有的乳牙都会换的,六龄牙一辈子就长一次,坏了可就永远坏了。
二、刚长牙不需要刷牙
孩子刚长出牙齿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刷牙啦,但是家长们要知道,刚刚长出的牙齿非常脆弱,并不需要每天都刷,要注意力度和频率哦!可以使用硅胶指套或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齿。
三、长牙时要吃软的东西,避免伤到牙齿
长牙时,宝宝可能会出现流口水、喜欢咬东西的情况,家长们担心这会伤到宝宝的牙齿,于是给宝宝吃一些比较软的东西,比如水果泥、辅食粥等。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经常地给宝宝吃比较软的食物,不仅会让宝宝牙齿长得不整齐,也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大人。
四、乳牙不整齐没关系,换了牙再整
很多家长觉得,宝宝乳牙不整齐没关系,等换了牙再矫正就可以了。但是,乳牙的异常情况,尤其是不整齐,会影响恒牙的生长和排列。
如果孩子乳牙排列不齐,可能会出现“地包天”等情况,影响面部发育;
如果牙齿排列不齐,就容易出现塞牙、蛀牙等问题。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口腔问题,尤其是乳牙。
一般来说,乳牙列要持续到12-15岁左右才会完成替换,乳牙也有可能会持续到16-18岁左右才会脱落。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口腔问题,应该尽早到口腔科就诊,因为这不仅仅是牙齿的问题。如果乳牙损坏严重甚至影响了恒牙的发育,就需要拔除乳牙。
五、乳牙晃得厉害,自己拔掉
乳牙因为长期缺钙,或者孩子比较调皮,会导致牙齿松动,家长不应该自行将牙齿拔掉,这样不仅会破坏牙齿的内部结构,还会造成损伤。
六、乳牙出的晚是因为缺钙
不一定!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出牙一般是和遗传有关系,宝爸宝妈可以问问家人是不是自己小时候就出牙晚呢?如果宝宝到了18个月还没有出牙就需要去带孩子去看医生了。
七、含氟牙膏有毒,娃不能用
氟是一种很好的防龋物质,可以帮助牙齿抵抗酸,孩子喜欢吃糖,如果没有给他养成刷牙的习惯,那么可能会导致龋齿。
但是含氟牙膏可以防止宝宝龋齿,也就是氟元素可以保护孩子牙齿的一种物质,所以如果给宝宝用含氟牙膏刷牙,那是没问题的。
不过含氟牙膏最好不要超过一元硬币大小,因为如果太大可能会呛到孩子。
八、乳牙牙缝大,是没长好
一般情况下,乳牙的牙缝都会比恒牙的缝隙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乳牙没有长好。这主要是因为两颗乳牙之间的咬合关系没建立好。
九、牙线会让牙缝变大
牙线本身是由多种纤维复合构成,而且是呈现扁平状分布的,扫过牙缝时比较轻柔,不会导致牙缝变宽,合理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或软垢,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要给宝宝使用儿童牙线哦
十、蛀牙一定是糖吃多了
很多家长认为蛀牙一定是因为吃糖吃多了,所以不管宝宝是不是真的有蛀牙,都会尽量给宝宝少吃糖。
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是因为糖吃多了才引起蛀牙,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中滋生细菌,导致细菌代谢产物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口腔清洁不到位;食物残渣滞留在牙缝中发酵产酸;平时爱喝饮料,喝完后不刷牙;孩子本身爱吃糖,家长没有控制好量等等。所以要想避免蛀牙,就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里的老人在面对孩子口腔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容貌,快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看吧。
紫彤贝贝在这里祝宝宝都能吃好睡好,健康快乐成长~
亲爱的,有其的育儿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或者私信我进行咨询呦~